青海旅游要搶占“C位”

近年來,文旅市場競爭愈發激烈,每年都有新的“網紅打卡地”,每年也有熱度降低,淡出市場的旅游景點。那么,什么樣的文旅項目,什么樣的旅游景點,才能吸引游客、留住游客?要在文旅市場中搶占“C位”,要讓“網紅”景點持續“長紅”,這是青海旅游業的重要課題。

現如今,青海旅游資源的豐富性、旅游文化的獨特性,為加速全省旅游業規?;?、產業化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毋庸置疑,青海的旅游業具有高成長性,要讓其成為全省經濟支柱產業,必須在發展旅游產業的道路上,積極探索、應變,蓄力求變,以“網紅打卡地”效應助力,積攢人氣,“紅之有道”,吸引游客、留住游客,成為文旅標桿,點亮“詩和遠方”。

可貴的是,多年來,青海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不斷增加優質產品供給,規范市場秩序,提升服務質量,創新產業業態,豐富消費場景,全省旅游業實現了跨越發展。

作為青海旅游發展的核心參與者,海西州圍繞“一圈三核三廊道七板塊”的總體布局,實現文化和旅游產業充分融合發展,逐步建成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生態旅游景區和生態旅游示范區,建設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旅游城市和街區、特色小鎮、鄉村旅游點,創辦高水平國際生態旅游節展、賽事和論壇,構建國際水準的生態旅游服務體系,打造國內外知名的生態旅游景點和生態保護高地,推動“祖國聚寶盆·神奇柴達木”品牌享譽全國、走向世界。

成熟的業態,離不開政府的引導,離不開相應的政策舉措托舉。

成為“網紅”景區難,實現“長紅”更難。而今,我省的許多景區都已具備“網紅”基礎條件,但整個行業也一直面臨標準化程度低、行業集中度不高等制約旅游發展的問題。為此,我們要因需因時因地而動——

新理念引領新發展。近年來,青海以“大美青?!甭糜纹放平ㄔO為抓手,對旅游資源進行了全面梳理、提升。立足自身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青海要以“現代化+原生態+科學”的發展理念為引領,持續打響“大美青?!甭糜纹放浦?,力促旅游高質量發展跨步向前。要通過地域旅游品牌創建和培育,擴大各景區知名度。特別是“網紅打卡地”要充分彰顯地方特色,深入挖掘特色文化旅游資源,加強各景區硬件建設、改善服務質量,形成一系列不可復制的新特點。要在景區、項目、建筑、美食、民俗等日常生活上做足文章,賦予游覽本身的內容價值與生活意義,提升“大美青?!逼放泼雷u度,給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確實不失為一種有效的發展攻略。

延伸產業鏈條,撬動經濟發展。在鄉村振興戰略如火如荼推進的大背景下,鄉村旅游已然是“潛力股”。 休閑農業成為城市居民休閑、旅游和旅居的重要目的地,成為鄉村產業的新亮點。我省大多數地區也要抓住機遇,做出區域性小規劃。要把經濟效益集中在一產三產,延伸產業鏈、拉長產業鏈、拓寬產業鏈,增強文化旅游產業的市場吸引力,讓產業發揮最大效益,發揮旅游引領和帶動作用,進而提升游客的平均消費,形成二度消費甚至是回頭消費,竭力從做加法變成做乘法,讓“網紅”流量變現,對當地經濟發展起到撬動作用。

一寸方土一式風味,旅游承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后疫情時代,我們要看到,出門旅游不再像往常那樣方便,青海旅游亟需傾力傾情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鮮明地域特色的休閑旅游度假區,更要深度發掘主題性、故事性、體驗性、互動性強,具有吸引力和高品質的網紅項目,為全省內外游客帶來更多新體驗,打造對內對外新名片,讓青海不可多得的旅游資源煥發生機和榮光。

未來已來,風向已變,我們要圍繞“本土”資源、生態和文化,為“大美青?!摈攘Α包c睛”,在新的消費場景下,讓熱愛青海的游客更懂青海的美,俘獲他們的心,青海旅游品牌“長紅”可期。

責編:劉海鈞